PG电子新闻 PG dianzi News
【新闻随笔】培育未来产业让PG电子app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作者:刘志阳 刘建一(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9月19日,以“碳循新工业 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发布和展出近千项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展示了全球新工业和新经济的最新发展态势PG电子app。本届工博会,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相关企业集中亮相,尤为引人瞩目。 未来产业是指由重大科技创新推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相较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更为前沿,产业发展处于更早期阶段,产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更大PG电子app,因而未来产业也愈加成为世界主要创新经济体竞相角逐的焦点。 不同于其他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应坚持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培植未来产业。一方面,我国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是发展目标,未来产业培育必须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道路。另一方面,在当前产业脱钩新背景下,新型工业化是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也决定了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 加快绿色化、智能化场景应用是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发展未来产业不仅需要创造条件促使更多前沿技术发明实现,而且需要持续推动前沿技术应用与扩散。场景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压缩从基础科学到产业应用的时间PG电子app,推动“科学—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大循环。作为新型工业化两大趋势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则是未来产业最有效的场景应用方向。这要求我们应依托新型工业化技术发展基础,深入实施未来产业技术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强化绿色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化”技术相互转化提供早期验证,并推动技术化应用迭代。同时鼓励政企、校企和银企等多方协作,探索“双化”场景应用的有效商业模式。构建诸如投贷联动、公司型创投、专利池、人才孵化等新型商业模式,亦可布局建设一批基于“双化”特色的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推动未来产业更多“双化”场景落地。 优化产业治理体系是布局未来产业的根本保障。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未来产业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未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中的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还离不开新的治理体系支撑。首先,应建立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创新范式。积极融入全球创新PG电子平台网络,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创新基本范式。未来产业培育过程中,企业也必须学会在开放式创新中努力促进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其次,应发展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金融资本。借鉴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金融扶持经验,鼓励各类新兴金融资本发展,助力未来产业成长。最后,还应明确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全新治理规则。产业超模块化治理有助于解决新型工业化的边界调整问题,是未来产业网络治理可供借鉴的法则。正在兴起的基于模块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可以允许个性模块的知识价值独占,又可以推动通用模块的知识价值共享,为开放式创新成果保驾护航。总之,利用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的有益经验布局未来产业,既是新发展阶段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面向未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